拼音xīng zuò
注音ㄒ一ㄥ ㄗㄨㄛˋ
繁體興作
⒈ ?興造制作;興建。
⒉ ?興起。
⒊ ?著手進行。
⒈ ?興造制作;興建。
引《禮記·禮運》:“是故夫政必本於天,殽以降命……降于山川之謂興作。”
鄭玄 注:“謂教令由山川下者也。山川有草木禽獸,可作器物共國事。”
陳澔 集說:“有事於山川而出命,是興作之政。”
漢 劉向 《說苑·至公》:“興作 驪山 宮室,至 雍 相繼不絶。”
《舊唐書·敬宗紀》:“帝性好土木,自春至冬興作相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陶 由此日富:一年增舍,二年起夏屋。興作從心,更不謀於主人。”
⒉ ?興起。
引漢 徐干 《中論·歷數》:“帝王興作,未有不奉贊天時以經人事者也。”
宋 蘇軾 《均戶口策》:“昔者圣人之興作也,必因人之情,故易為功;必因時之勢,故易為力。”
⒊ ?著手進行。
引唐 張仲甫 《雷賦》:“五星不逆,六氣合度。發陽和,啟蟄戶。農事興作,秋成斯覩。”
⒈ ?興起實行。
引唐·張仲甫〈雷賦〉:「發陽和,啟蟄戶。農事興作,秋成斯睹。」
⒉ ?創造、建立。
引《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齊王芳紀》:「諸所興作宮室之役,皆以遺詔罷之。」
1.礦產充溢,積數千年,未經開采;土地沃衍,百植并宜,國處溫帶,其民材智;君權統一,欲有興作,不患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