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戎

詞語解釋
兵戎[ bīng róng ]
⒈ ?指武器或軍隊(duì)。
例兵戎相見。
英weapons; arms;
引證解釋
⒈ ?戰(zhàn)爭,戰(zhàn)亂。
引《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稱兵,稱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從我始。”
《史記·歷書》:“秦 滅六國,兵戎極煩。”
三國 魏 曹丕 《禁復(fù)私仇詔》:“今兵戎始息,宇內(nèi)初定。”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詩:“汝生不及 貞觀 中,斗粟數(shù)錢無兵戎!”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籌議日本改約暫宜緩允疏》:“中國 與 英 法 兩國立約,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脅。”
⒉ ?比喻爭端。
引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幼學(xué)詩》:“惟口起兵戎,多言自召兇。”
⒊ ?士兵,軍隊(duì)。
引唐 韓愈 《祭竇司業(yè)文》:“屢佐大侯,以調(diào)兵戎。”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論》:“練兵戎,謹(jǐn)城壁,脩方略,威夷狄,此將帥之職也。”
⒋ ?指武器。
例如:兵戎相見。
國語辭典
兵戎[ bīng róng ]
⒈ ?武器、軍隊(duì)。后用以比喻戰(zhàn)爭。
引《史記·卷二六·歷書》:「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也。」
連橫〈臺(tái)灣通史序〉:「朱林以下,輒啟兵戎。」
英語arms, weapons
分字解釋
※ "兵戎"的意思解釋、兵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杭索說:無論需要多長時(shí)間,柬埔寨政府仍會(huì)保持鎮(zhèn)靜,仍會(huì)通過各種新途徑來謀求和平。柬埔寨方面永遠(yuǎn)不想發(fā)生沖突,不想雙方兵戎相見。
相關(guān)詞語
- mín bīng民兵
- shēng bīng聲兵
- xīng bīng興兵
- yòng bīng用兵
- bù bīng步兵
- bīng shì兵士
- láng tǔ bīng狼土兵
- dòng bīng動(dòng)兵
- shēng lì bīng生力兵
- bīng lì兵力
- bīng fǎ兵法
- zú shí zú bīng足食足兵
- shì bīng士兵
- quán mín jiē bīng全民皆兵
- lǐ róng理戎
- yōng bīng擁兵
- bīng huá兵嘩
- bīng xiōng zhàn wēi兵兇戰(zhàn)危
- cùn bīng chǐ tiě寸兵尺鐵
- hái bīng還兵
- chè bīng撤兵
- fán róng蕃戎
- bīng zhòng兵眾
- àn bīng bù dòng按兵不動(dòng)
- shuō bīng jī說兵機(jī)
- dǐ zhǎng tán bīng抵掌談兵
- zhèn bīng zé lǚ振兵澤旅
- àn bīng shù jiǎ按兵束甲
- hǎi jūn háng kōng bīng海軍航空兵
- jí wǔ qióng bīng極武窮兵
- bīng gē rǎo rǎng兵戈擾攘
- bèi bīng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