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àn tāi
注音一ㄢˋ ㄊㄞ
繁體硯臺
詞性名詞
⒈ ?同“硯。
英inkstone;
⒉ ?”
⒈ ?磨墨的文具。
引唐 皮日休 張賁 等《藥名聯句》:“鸓鼠啼書戶,蝸牛上硯臺。”
硯,一本作“研”。 元 姚燧 《陽春曲》:“墨磨北海烏龍角,筆蘸南山紫兔毫,花箋鋪展硯臺高。”
清 沉復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因是于行囊之外,轉得吾父所遺圖書、硯臺、筆筒數件。”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老人家是想當陪房丫頭一塊嫁過去,好成天給人家端硯臺拿紙啊,還是給人家鋪床迭被到了晚上當姨老爺啊?”
⒈ ?磨墨的用具。
引唐·司空圖〈偶詩〉五首之一:「夕陽照個新紅葉,似要題詩落硯臺。」
《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嚴世兄急了,把號板一拍,那硯臺就翻過來,連黑墨都倒在卷子上,把卷子黑了一大塊。」
1.酒盞邊除了果盤之外,又設硯臺一方。
2.琢磨,是痛的,我是一塊棱棱角角的方硯臺,一塊好硯,在于它石質的堅美和它潤磨出來的墨香,而不是被磨成一個圓球,任人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