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詞語解釋
蜉蝣[ fú yóu ]
⒈ ?亦作“蜉蝤”。
⒉ ?蟲名。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褐綠色,有四翅,生存期極短。
⒊ ?比喻微小的生命。
⒋ ?比喻淺薄狂妄的人或文辭。
⒌ ?猶浮蟻。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蜉蝤”。
⒉ ?蟲名。幼蟲生活在水中,成蟲褐綠色,有四翅,生存期極短。
引《詩·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毛 傳:“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
《漢書·王褒傳》:“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陰。”
顏師古 注:“蝤音由,字亦作蝣。”
晉 郭璞 《游仙詩》:“借問蜉蝣輩,寧知龜鶴年。”
柯靈 《香雪海·給人物以生命》:“否則只好朝生而暮死,與蜉蝣同壽。”
⒊ ?比喻微小的生命。
引明 許自昌 《水滸記·聚義》:“云天誼,詎可量,匡救蜉蝣離虎狼,復垂憐閫內荊釵,使夫妻團圓無恙。”
⒋ ?比喻淺薄狂妄的人或文辭。
引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今人未窺 韓 柳 門戶,而先掃 六朝 ;未得 李 杜 皮毛,而已輕 溫 李 :何蜉蝣之多也。”
何啟 胡禮垣 《曾論書后》:“此而羣喙猶未息也,吾請質諸圣訓以掃俗學之蜉蝣,稽諸圣言以靖偽儒之簧鼓。”
⒌ ?猶浮蟻。浮于酒面上的泡沫。
引五代 譚用之 《貽費道人》詩:“碧玉蜉蝣迎客酒,黃金轂轆釣魚車。”
國語辭典
蜉蝣[ fú yóu ]
⒈ ?動物名。蟲類。長六、七分,頭似蜻蛉而略小,有四翅,體細而狹。夏秋之交,多近水而飛,往往數小時即死。也作「浮游」、「浮蝣」。
⒉ ?《詩經·曹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蜉蝣,刺奢也。」首章二句為「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英語mayfly
法語Ephemeroptera, éphémère (insecte)?
分字解釋
※ "蜉蝣"的意思解釋、蜉蝣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人生是短暫而渺小的,猶如暫寄在天地之間的一只小小的蜉蝣,也像茫茫大海之中的小小粟粒。
2., 他覺得他和記憶像一個浮滿爛葉的淤塞沼澤,里頭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蜉蝣生物在進行著朝生暮死的繁殖和死滅。駱以軍
3.如蜉蝣的卑微感,甚至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升騰起了一種想要對之頂禮膜拜的沖動。
4.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5.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6.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
7.教育改革,國防開支,衣物對身體的致命影響,飲食習慣對民族命運的影響,這些要么是蜉蝣撼大樹,要么超級白癡,只有被遺忘的下場。
8.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相關詞語
- pí fú hàn shù蚍蜉撼樹
- hàn shù pí fú撼樹蚍蜉
- pí fú蚍蜉
- yóu yǔ蝣羽
- fú yóu浮蝣
- fú yóu蜉蝤
- fú yóu蜉蝣
- fú yóu蜉蝣
- pí fú dié蚍蜉堞
- pí fú dài pén蜱蜉戴盆
- pí fú yuán蚍蜉援
- fú yóu yǔ蜉蝣羽
- fú yóu yǔ蜉蝣羽
- biē fú蟞蜉
- fú jié蜉結
- pí fú jiǔ cǎo蚍蜉酒草
- pí fú dài pén蚍蜉戴盆
- pí yóu蚍蝣
- fú yóu dǎo蜉蝣島
- fú yóu dǎo蜉蝣島
- fú yóu hàn dà shù蜉蝣撼大樹
- fú yóu hàn dà shù蜉蝣撼大樹
- yóu guǐ蝣晷
- pí fú hàn dà shù蚍蜉撼大樹
- pí fú hàn dà mù蚍蜉撼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