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

詞語解釋
一息[ yī xī ]
⒈ ?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暫停;稍歇。一口氣息。一個子嗣。猶一絲。
引證解釋
⒈ ?一呼一吸。比喻極短的時間。
引漢 王褒 《圣主得賢臣頌》:“追奔電,逐遺風,周流八極,萬里一息。”
晉 陸云 《歲暮賦》:“百年迅於分噓兮,千歲疾於一息。”
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蓋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出此入彼,間不容髮,是不可一息而但已也。”
《老殘游記》第十回:“一息工夫,只聽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許多腳步兒響,頃刻已經到了面前。”
方光燾 《瘧疾》:“過了一息,她面上露著微笑,跑回房來。”
⒉ ?暫停;稍歇。
引《穀梁傳·昭公四年》:“慶封 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南朝 梁 沉約 《麗人賦》:“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迴歸。”
⒊ ?一口氣息。
引《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打起火來看時,卻是十五六歲一個小廝,生得眉清目秀,渾身綁縛,微微止有一息。”
清 錢謙益 《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繼母吳氏加贈淑人制》:“出遺孤於刀俎之中,再世而一息。”
巴金 《衷心感謝他》:“他的確是帶著年輕人的熱情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工作到最后一息,戰斗到最后一息的。”
⒋ ?一個子嗣。
引《晉書·良吏傳·鄧攸傳》:“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絶。”
《新唐書·張嘉貞傳》:“張嘉貞 晚一息 寶符,獨未官。”
⒌ ?猶一絲。
引聞一多 《晴朝》詩:“再沒有一息聲音--和平布滿了大自然。”
國語辭典
一息[ yī xí ]
⒈ ?一呼一吸,一口氣息。
引《論語·泰伯》:「死而后已。」
宋·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⒉ ?一次呼吸之間。比喻短暫、片刻的時間。
引南朝宋·鮑照〈代東門行〉:「一息不相知,何況異鄉別。」
唐·劉禹錫〈桃源行〉:「翻然恐失鄉縣處,一息不肯桃源住。」
⒊ ?稍歇、暫停。
引《谷梁傳·昭公四年》:「慶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
分字解釋
※ "一息"的意思解釋、一息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曲萍萍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朝不保夕了可是她還纏綿病榻,她的臉色是那樣的憔悴,嘴唇也是那么的蒼白,青白臉色。她真是日薄西山,人命危險啊,但是他看見某人來了仍舊是倩兒的眼鏡睜開…
2.醫生們竭盡全力搶救那奄奄一息的小孩。
3.蘆薈是一種頑強的植物。它雖然生在南國,卻不像其他南方植物那樣嬌嫩,一到缺水的季節就奄奄一息。它是像仙人掌一樣頑強的植物。
4.這場戰爭曠日持久,居然把奄奄一息的齊國給生生逼成了一副哀兵必勝的氣象。
5., 對于這個饑寒的孩子來說這真是雪中送炭,更何況在風雪中他已經奄奄一息了。
6.一息之后,風平浪靜,海晏河清,天地間再度平靜下來,所有異象,全部消失不見。
7.雖然外面戰火激烈,但白求思仍然在竭盡全力地救那些奄奄一息的站士們。
8.醫生們竭盡全力搶救那奄奄一息的小孩。
9.只要一息尚存,一個人就不應當放棄希望。
10.魯迅先生一息尚存便秉筆直言,抨擊黑暗的現實,指斥部分文人的無恥。
相關詞語
- yī bù一部
- yī wù一物
- qiǎo wú shēng xī悄無聲息
- yī yè一夜
- yī xīn wú èr一心無二
- yī dù一度
- yī tóu一頭
- yī tiān一天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氣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yī piàn一片
- yī lù rén一路人
- xiāo xī消息
- yī qiè一切
- yī fēn一分
- yī huì er一會兒
- yī jū一匊
- luàn zuò yī tuán亂作一團
- yī kè一刻
- xī xī xiāng guān息息相關
- yī lù一路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yī shǒu一手
- yī fēn wéi èr一分為二
- yī sè一色
- yī yǐ dāng bǎi一以當百
- yī kuài一塊
- yī chū一出
- yī dǎ一打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奄奄一息
- yī dī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