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

詞語解釋
司徒[ sī tú ]
⒈ ?官名。相傳少昊始置,唐·虞因之。復姓。
引證解釋
⒈ ?官名。相傳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時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漢哀帝 元壽 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大司空并列三公。 東漢 時改稱司徒。歷代因之, 明 廢。后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參閱《通志·職官二》、《續通典·職官二》。
引明 伊耕 《春懷》詩:“轉輸坐見司徒急,經略親看相國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選詩 云間,征文 白下,新登復社之壇。”
王季思 注:“父名 恂,官至戶部尚書。這職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稱他作司徒。”
⒉ ?復姓。 五代 時有 司徒詡。見《舊五代史·周書》本傳。
國語辭典
司徒[ sī tú ]
⒈ ?職官名。《周禮》地官有大司徒,為六卿之一,掌理教化。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改為司徒,主管教化,與大司馬、大司空并為三公。魏沿用,但三公僅為虛銜,不涉朝政。隋唐以后三公參議政事。歷代沿用,至明代而廢。清代俗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
⒉ ?復姓。如唐代有司徒映。
英語minister of education (history)?, two-character surname Situ
德語Situ (Eig, Fam)?
法語Situ
分字解釋
※ "司徒"的意思解釋、司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司徒,我決定了,如果手術成功了,我就留下,拜盛杰為師,重新開始;要是,要是,失敗了,我就離開,也要重打鼓另開張。
2.司徒素這幾日也不去召喚她,只吩咐晴煙細心照應,又叫柳師傅用上等竹蓀、沙參、花菇、雪豆、黃花等食材熬制了特別的湯羹,取個趣名叫做“高情遠意湯”。
3.2010年9月28日,司徒偉騎從順德北滘前往大良的途中遭遇車禍,不省人事。
4.相傳當時有一個詩人名為司徒怒濤,對其傾慕久之,也拜李瑤屏為師,與鄭漪娜即有同門切磋之便,終成鴛盟之好。
5.佟凱整了整衣衫,一副道貌岸然的君子模樣出現在司徒敏兒面前,仔細打量眼前這個美若天仙般的女子。
6.司徒宇雖然實力到了靈師之境,然而畢竟沒有什么實戰經驗,眼見如此,心中難免有些忙亂,一時間居然有些倉皇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7.司徒宇雖然實力到了靈師之境,然而畢竟沒有什么實戰經驗,眼見如此,心中難免有些忙亂,一時間居然有些倉皇失措,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8.司徒南為了能夠如先人三顧茅廬請白藥谷谷主出來,還派遣許多人尋找白藥谷暗道,但都無功而返。
9.南宮長風呆呆地看著司徒鐘武華麗得無以復加的出場方式,竟是有些傻了,瞪著驚訝地雙眼,張大了嘴巴。
10.正是由于司徒雷登對學生運動一貫持支持態度,使得燕京大學的學生成為反日運動的主力軍,燕京大學成為一二九運動的策源地。
相關詞語
- wáng mìng zhī tú亡命之徒
- fān sī藩司
- sī fǎ司法
- yōng tú傭徒
- sī jī司機
- shēng tú生徒
- tú bù徒步
- dēng tú zǐ登徒子
- jiào tú教徒
- sī kōng tú司空圖
- yì tú義徒
- dào huì sī道會司
- sī mǎ司馬
- tú shè徒涉
- jiān tú奸徒
- àng sī盎司
- sī fǎ jī guān司法機關
- tǔ sī土司
- pài lì sī派力司
- gōng sī公司
- xiàn sī憲司
- qiú tú囚徒
- sì sī四司
- shì tú sì bì室徒四壁
- jì sī祭司
- gǔ quán gōng sī股權公司
- bǎo xiǎn gōng sī保險公司
- yóu sī郵司
- bái yún sī白云司
- sī jì司計
- zī tú錙徒
- yōu tú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