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án zhì
注音ㄑ一ㄢˊ ㄓˋ
⒈ ?前人的記述。
⒉ ?往昔的志向。
⒊ ?前人的志向。
⒈ ?前人的記述。
引《左傳·成公十五年》:“子臧 辭曰:前志有之曰:‘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國語·晉語六》:“夫 成子 導前志以佐先君。”
三國 魏 曹植 《學官頌》:“由 也務學,名在前志; 宰予 晝寢,糞土作誡;過庭子弟,《詩》《禮》明記。”
⒉ ?往昔的志向。
引唐 李白 《潁陽別元丹邱之淮陰》詩:“前志庶不易,遠途期所遵。”
唐 許渾 《寄契盈上人》詩:“婚嫁乖前志,功名異夙心。”
⒊ ?前人的志向。
引《三國志·魏志·管寧傳》:“非所以奉遵明訓,繼成前志也。”
宋 蘇轍 《陳述古舍人辭廟文》:“慨然顧瞻,思繼前志。”
⒈ ?前人所記載的書。
引《左傳·成公十五年》:「子臧辭曰:『前志有之,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⒉ ?從以往到現今一直存在于內心的志愿。
引唐·許渾〈寄契盈上人〉詩:「婚嫁乖前志,功名異夙心。」
⒊ ?先人的遺志。
引《三國志·魏書·卷一一·管寧傳》:「非所以奉遵明訓,繼成前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