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

詞語解釋
掩耳[ yǎn ěr ]
⒈ ?捂住耳朵不聽。
⒉ ?指不聞不問。
⒊ ?御寒護(hù)耳的用品。
引證解釋
⒈ ?捂住耳朵不聽。
引《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荀躒 掩耳而走。”
漢 荀悅 《漢紀(jì)·昭帝紀(jì)》:“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趨走。”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望 建業(yè) 五色云起,諸君謂為慶云,擬賦詩。 劉 獨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氣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當(dāng)輔之。’眾皆掩耳。”
⒉ ?指不聞不問。
引清 唐孫華 《哭曹九咸明府》詩之四:“折腰憐傲吏,掩耳作家翁。”
⒊ ?御寒護(hù)耳的用品。
引《元典章·禮部五·春牛經(jīng)式》:“釋策牛人罨耳……寅亥時為通氣,故揭一邊。子丑時芒神全戴掩耳,為嚴(yán)凝時全掩也。”
國語辭典
掩耳[ yǎn ěr ]
⒈ ?摀著耳朵,表示不愿聽聞。
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風(fēng)操》:「有識傍觀,猶卻掩耳,況當(dāng)之者乎?」
英語to refuse to listen
分字解釋
※ "掩耳"的意思解釋、掩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這兩種陰謀論聽起來像極了掩耳盜鈴。
2.無論學(xué)習(x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yīng)實事求是,不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3.無論學(xué)習(x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應(yīng)實事求是,不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4.如果以假執(zhí)行和軟對抗的心態(tài)去玩花招,恐怕只能是掩耳盜鈴。
5.做事情一定要誠懇,不要萬事都是掩耳盜鈴的。
6.這種一手遮天的做法,正是掩耳盜鈴,欺騙不了大家。
7.我們在對待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一定要誠懇,要踏實,不要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8.掩耳盜鈴只有在這兒是可能的,另外一邊兒是不成能的。
9.事情已經(jīng)清楚了,你還想掩耳盜鈴?
10.美國的債券收益率正在飛漲,而西方的央行盡管內(nèi)部緊張氣氛正在加劇,依然保持著掩耳盜鈴的姿態(tài)。
相關(guān)詞語
- yǎn tǐ掩體
- ěr wén mù dǔ耳聞目睹
- ěr pàn耳畔
- ěr mù yī xīn耳目一新
- ěr guāng耳光
- ěr mù guān耳目官
- ěr sāi耳塞
- bō yì ěr dìng lǜ玻意耳定律
- ěr mù cháng耳目長
- mù ěr木耳
- ěr cōng mù míng耳聰目明
- yǎn cáng掩藏
- ěr huán耳環(huán)
- bái mù ěr白木耳
- ěr rú mù rǎn耳濡目染
- hēi mù ěr黑木耳
- ěr jī耳機(jī)
- ěr duǒ耳朵
- ěr mù耳目
- tāo ěr慆耳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鈴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鈴
- tiāo ěr挑耳
- qīng ěr傾耳
- ěr shí耳識
- chóng ěr重耳
- ěr sòng耳誦
- ěr yǔ耳語
- ěr chún耳唇
- yǎn mái掩埋
- ěr sūn耳孫
- ěr zǐ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