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ù shù
注音ㄩˋ ㄕㄨˋ
繁體鬱術
⒈ ?亦作“郁述”。
⒉ ?迂回曲折貌。
⒊ ?猶郁律。煙云上升貌。
⒋ ?悶熱。
⒈ ?亦作“鬱述”。
⒉ ?迂回曲折貌。見《與丁聲樹論<釋名>潏字之義類書》。
引《釋名·釋水》:“人所為之曰潏。潏,術也,偃水使鬱術也。魚梁、水碓之謂也。”
沉兼士 曰:“余意水碓之制,乃藉水之回力以為用,故謂之鬱術。術者,《説文》訓為邑中道;城中道路周轉互通,亦取義於回。”
⒊ ?猶郁律。煙云上升貌。
引三國 魏 曹植 《喜雨》詩:“慶云從北來,鬱述西南征。”
黃節 注:“丁晏 曰:‘古律、述音義同。’而 郭璞 《江賦》 李善 注曰:‘鬱律,煙上貌。’此詩就云言,當為云上貌。”
南朝 梁 王僧孺 《與陳居士書》:“行云鬱術,征禽難使。”
⒋ ?悶熱。
引漢 王粲 《大暑賦》:“或赫爔以瘴炎,或鬱術而燠蒸。”
《北堂書鈔》卷一三四引 晉 陸機 《羽扇賦》:“驅囂塵之鬱述,流清氣之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