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àng jì
注音ㄕㄤˋ ㄐ一ˋ
⒈ ?致祭,奠祭。
⒈ ?致祭,奠祭。
引《史記·周本紀》:“九年, 武王 上祭於畢。”
《后漢書·蘇竟傳》:“畢為天網,主網羅無道之君,故 武王 將伐 紂,上祭于畢,求助天也。”
《紅樓夢》第十四回:“﹝ 北靜王 ﹞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⒈ ?祭奠。
引《后漢書·卷三〇上·蘇竟傳》:「畢為天網,主網羅無道之君,故武王將伐紂,上祭于畢,求助天也。」
《紅樓夢·第一四回》:「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已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1.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艷奪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著壯烈的悲歌離去。
2.“現今北靜王水溶”,也“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3.周憲軍告訴記者,每年春節、清明節他都要在網上祭拜先烈,今年國家又設立了烈士紀念日,他更多了一個向烈士表達哀思和敬意的機會。
4.龍族的強大,就是用這種究極的進化方式來保證的。為了進化一切都可以被送上祭壇,包括那些在人類文明中被捧得很高、被詩人無數次贊美的東西——善良、慈悲、謙卑、節制、貞潔,乃至于一切的愛。進化的祭壇中熊熊燃燒,燃燒著那些羈絆著人類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