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厭

詞語解釋
不厭[ bù yàn ]
⒈ ?不嫌;不加以排斥。不合。不滿足;不飽。厭,通“饜”。不服。不魘,不做惡夢。厭,通“魘”。
引證解釋
⒈ ?不嫌;不加以排斥。
引《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⒉ ?不合。
引《文選·班彪<王命論>》:“取舍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茍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⒊ ?不滿足;不飽。厭,通“饜”。
引《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
《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⒋ ?不服。
引《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注:“厭,服也。”
⒌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魘”。
國語辭典
不厭[ bù yàn ]
⒈ ?不飽。
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故富者犬馬余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
唐·顏師古·注:「厭,飽也。」
⒉ ?不滿足。
引《文選·劉楨·贈從弟詩三首之三》:「于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⒊ ?不憎惡、不厭棄。
引《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
《文選·嵇康·琴賦》:「永服御而不厭,信古今之所貴。」
⒋ ?不厭煩。
例如:「不厭其詳」。
分字解釋
※ "不厭"的意思解釋、不厭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 這家書店的售貨員百問不厭,百拿不煩。
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拘小節,不能立大業,治官的法律要不厭其祥。
3.他仍不厭其詳地講他的業余愛好。
4.選舉有如行兵調將,所謂兵不厭詐,用兵打仗時,各方總不排除用狡詐手段迷惑敵人。
5.你的歌曲總是那么的娓娓動聽,是我百聽不厭。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泰姬陵是一首百讀不厭的大理石上的詩.
8.戀愛和戰爭是不擇手段的;兵不厭詐;情場如戰場。
9.你的歌曲總是那么的娓娓動聽,是我百聽不厭。
10.所謂兵不厭詐,就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去打倒敵人,不要怕被別人笑話。
相關詞語
- bù dà不大
- bù xiǎng不想
- bù gǎn不敢
-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
- zhuì zhuì bù ān惴惴不安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
- bù xiáng不詳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bù gù不顧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jiàn suǒ bù jiàn見所不見
- bù guǎn不管
- bù xiàng不像
- bù dòng zūn不動尊
- bù duàn不斷
- bù róng不容
-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
- bù suàn不算
- bù ān不安
- bù lǐ cǎi不理睬
- bù dìng不定
- hé bù何不
-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
- bù xǔ不許
- bù lùn不論
- bù xiàng不象
- bù kě bì miǎn不可避免
- bù dé不得
- bù fǎ不法
- bù shí不時
- bù zhí不直
- bù fāng biàn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