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徑

詞語解釋
行徑[ xíng jìng ]
⒈ ?行為,舉動。
英act; action;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行逕”。通行的小路。
引三國 魏 曹植 《送應(yīng)氏》詩之一:“側(cè)足無行逕,荒疇不復(fù)田。”
唐 韓愈 《山石》詩:“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清 劉大櫆 《游黃山》詩:“壁下即溪流,峻絶無行徑。”
⒉ ?亦作“行逕”。行為;舉動。
引元 睢玄明 《耍孩兒·詠鼓》套曲:“樂官行徑咱參破,全仗著聲名過活。”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山人·山人歌》:“張 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絶意公車。足跡不入公府,與 王 行逕迥別,故有此歌。”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平日行徑如此,所以 唐 仲友 也與他相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三·范呂二公》:“予與 介儒 生平行徑臭味無一不同。”
國語辭典
行徑[ xíng jìng ]
⒈ ?道路。
引《文選·曹植·送應(yīng)氏詩二首之一》:「側(cè)足無行徑,荒疇不復(fù)田。」
唐·韓愈〈山石〉詩:「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⒉ ?行為、舉動。
引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六出》:「他獨自理瑤琴,我獨立得蒼苔冷,分明是西廂行徑。」
《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在此數(shù)年,布衣蔬食,不過仍舊是儒生行徑。」
近行動 行為
⒊ ?行蹤、行跡。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娼家行徑?jīng)]根蒂的,連夜走了,那里去尋?」
分字解釋
※ "行徑"的意思解釋、行徑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蒼穹連綿萬里悄然掩映行徑翠樹依傍生靈落寞聆聽搏擊六道之生死輪回,恰如車輪之回轉(zhuǎn),永無止盡,故稱輪回。
2.如此罪惡行徑,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話說,是“人神共嫉,天地不容”,所以,主持此項運動的罪魁禍?zhǔn)自诜鬯椤八娜藥汀焙缶驮獾搅藝?yán)厲譴責(zé)。
3.侵略者為自己的侵略行徑辯護(hù),結(jié)果是欲蓋彌彰,反而露出了狐貍尾巴。
4., 一個境況比我悲慘的人出現(xiàn),竟會讓我想要表現(xiàn)出好人的行徑。
5.人只是在真理對他有用的時候,他才利用真理;只消謬誤有一時的用場,人也會一廂情愿地為他熱衷于謬誤的行徑辯護(hù);或者是把它作為只有一半的真理來炫耀于人,或者是將其作為一種代用品,用來把已經(jīng)脫榫的事物在表面上加以彌合。
6.人只是在真理對他有用的時候,他才利用真理;只消謬誤有一時的用場,人也會一廂情愿地為他熱衷于謬誤的行徑辯護(hù);或者是把它作為只有一半的真理來炫耀于人,或者是將其作為一種代用品,用來把已經(jīng)脫榫的事物在表面上加以彌合。
7.人類各種行為中,最為卑鄙無恥的是什么?------權(quán)力的擁有者和諂媚*貴的人藏身于安全的場所,歌詠戰(zhàn)爭的偉大,用愛國心和犧牲精神的名目,強(qiáng)制將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人送往戰(zhàn)場,這種行徑最是無恥。田中芳樹
8.回教黨極端的言論和行徑結(jié)果令到回教黨在兩場補(bǔ)選中兵敗如山倒,落得一個慘淡的收場。
9., 對于歹徒殘暴的行徑,每個人都義憤填膺,咬牙切齒。
10.雖然他一再偽裝以掩人耳目,然而在事證確鑿下,他販毒的行徑終于圖窮匕見。
相關(guān)詞語
- xíng dòng xiē行動些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業(yè)
- tú jìng途徑
- xíng jìn行進(jìn)
- xíng zhèng jī guān行政機(jī)關(guān)
- háng yè行業(yè)
- háng dōng行東
- háng huì行會
- xíng wéi行為
- chéng xíng程行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贅行
- háng xíng航行
- pái háng排行
- liàng lì ér xíng量力而行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liú xíng流行
- shēn tǐ lì xíng身體力行
- shào nián xíng少年行
- xíng pù行鋪
- lǚ xíng旅行
- bù xíng步行
- cǎo xíng草行
- háng qíng行情
- jìn xíng進(jìn)行
- xíng cǎo行草
- dòng xíng動行
- xíng yí行移
- xíng zhèng行政
- xíng lù zi行路子
- bù xíng不行
- pí cǎo háng皮草行
- xíng sè cōng cōng行色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