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

詞語解釋
匹夫[ pǐ fū ]
⒈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例舜以天子而詢于匹夫。——清·劉開《問說》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英ordinary man;
⒉ ?獨夫。多指無學識、有勇無謀的人。
例匹夫休得逞強!——《三國演義》
英an ignorant person;
⒊ ?罵人的話。
例匹夫安敢欺我耶。——《三國演義》
英abuse sb.;
引證解釋
⒈ ?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
引《左傳·昭公六年》:“匹夫為善,民猶則之,況國君乎?”
《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漢 班固 《白虎通·爵》:“庶人稱匹夫者,匹,偶也,與其妻為偶,陰陽相成之義也。”
唐 劉德仁 《長門怨》詩:“早知雨露翻相誤,只插荊釵嫁匹夫。”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若國朝之制, 滿 漢 平等, 漢 人有才者,匹夫可以為宰相。”
⒉ ?獨夫。多指有勇無謀的人,含輕蔑意味。
引《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宋 蘇軾 《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書光顯寺戰事》:“余素以豪杰待王,今乃知王直匹夫耳!”
⒊ ?指平常的人。
引《晉書·劉隗傳》:“夫嫡妻長子皆杖居廬,故 周景王 有三年之喪,既除而宴,《春秋》猶譏,況 龕 匹夫,暮宴朝祥,慢服之愆,宜肅喪紀之禮。請免 龕 官,削侯爵。”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記》:“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葉君健 《自由》三:“這倒不是單純為了友誼和對您的敬佩,也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桑梓的利益,為了匹夫的責任。”
⒋ ?詈詞。猶言家伙,東西。常用來指斥無知無識的人。多見于早期白話。
引元 劉時中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堪笑這沒見識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頑劣江湖伴侶。”
《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匹夫,造言欺我,合當斬首!”
《說唐》第十六回:“這老匹夫,合當要死,待我出去斬了他。”
國語辭典
匹夫[ pǐ fū ]
⒈ ?平民、百姓。
引《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⒉ ?一個人。
引《孟子·梁惠王下》:「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
⒊ ?賤稱對方。多用于責罵之詞。
引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兀的是誰家一個匹夫,暢好是膽大心麤。」
《三國演義》第五回:「孫堅披爛銀鎧,裹赤幘,橫古錠刀,騎花鬃馬,指關上而罵曰;『助惡匹夫,何不早降!』」
英語ordinary man, ignorant person, coarse fellow
法語homme du commun, homme vulgaire
分字解釋
※ "匹夫"的意思解釋、匹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袁鐵鷹循著穆青梧目光看去,但見蹋天龍駒神駿非常,昂首闊步,氣度不凡,也是暗贊不已,確實是一匹難得一見的良駒,只怕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2.萬鬼門,歐陽老匹夫,這等滅門殺親之仇,我陳為永世銘記在心,如若我能踏上仙途,必滅你等滿門,為我父母,為千千萬萬被你等滅門,弒親害友之人報仇雪恨。
3.下一個,不要耽擱我時間,我的時間,可不是你們這群數典忘祖的老匹夫能浪費的。
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5.這位打小就聰慧絕倫,知道權衡進退,從不會逞匹夫之勇。
6.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匹夫見辱,拔劍而起,不足為勇也.
8.我常常有匹夫之勇的一瞬。
9., 從歷史的層面進行分析,唐雎憑借匹夫之勇震懾不可一世的秦王,并且要挾其保存安陵君的地盤,這從當時的軍事力量對比而言,近乎渺茫。
10.兵貴神速,遲則生變,這樣一來戰略如何施展?匹夫壞吾大事。
相關詞語
- wài mìng fū外命夫
- huáng yī fū黃衣夫
- pǐ mǎ匹馬
- fū rén夫人
- gōng fu工夫
- gū fù姑夫
- nèi mìng fū內命夫
- wáng yì fū王義夫
- jié fū節夫
- tǐ fū體夫
- gōng fu功夫
- mín fū民夫
- lǐ fū里夫
- mǎ pǐ馬匹
- lì fū力夫
- yī fū一夫
- fū chāi夫差
- bǎi fū zhǎng百夫長
- yī pǐ一匹
- dōng fū冬夫
- yě fū也夫
- shuǐ huǒ fū水火夫
- fū ráo夫襓
- zhào fū zǐ趙夫子
- zǎi fū yá宰夫衙
- fū xù夫壻
- wò ěr fū jiǎng沃爾夫獎
- fū yú夫余
- mǎ ěr dài fū馬爾代夫
- yuán fū元夫
- zhū fū zǐ朱夫子
- fū mǎ夫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