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

詞語解釋
竹馬[ zhú mǎ ]
⒈ ?兒童玩具,典型的式樣是一根桿子,一端有馬頭模型,有時另一端裝輪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騎馬。
英hobbyhorse;
⒉ ?用竹篾扎成的一種道具,用于民間舞蹈竹馬燈。
英bamboo horse;
引證解釋
⒈ ?兒童游戲時當(dāng)馬騎的竹竿。
引《后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后用為稱頌地方官吏之典。 唐 許渾 《送人之任邛州》詩:“羣童竹馬交迎日,二老蘭觴初見時。”
宋 蘇軾 《次前韻再送周正孺》:“竹馬迎 細侯,大錢送 劉寵。”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五:“先君集中有《依韻答盧石甫明府二律》,皆再任時倡和之作也,敬録於左:‘迎來竹馬又三年,愛景薰風(fēng)話果然。’”
⒉ ?即薅馬。南方農(nóng)村耘稻時所用的一種農(nóng)具。
引元 王禎 《農(nóng)書》卷十三:“薅馬,薅禾所乘竹馬也。似籃而長,如鞍而狹,兩端攀以竹系,農(nóng)人薅禾之際乃寘於跨間……余嘗盛夏過 吳中 見之,土人呼為竹馬,與兒童戲乘者名同而實異。”
國語辭典
竹馬[ zhú mǎ ]
⒈ ?一種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馬騎。
引《后漢書·卷三一·郭伋傳》:「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shù)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
⒉ ?一種戲劇道具。以小竹竿象征馬。
引《宋元戲文輯佚·耿文選》:「士女竹馬兒使軍器,十人齋郎甚臉嘴。」
分字解釋
※ "竹馬"的意思解釋、竹馬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畢竟是竹馬之友,一生的友誼。
2.竹馬之友果然是我最愛!
3.色授魂與顛倒榮華,兀自不肯相對照蠟,說愛折花不愛青梅竹馬。
4.一馬當(dāng)先送祝福,萬馬奔騰小康路。快馬加鞭事業(yè)創(chuàng),馬不停蹄奔前途。青梅竹馬愛情路,天馬行空風(fēng)浪突。人強馬壯吉祥安,馬年幸福家和睦。祝健康快樂!
5.從小一塊玩耍,長大同窗好友,工作白領(lǐng)高管,婚后青梅竹馬,現(xiàn)在并蒂蓮理,今后鴛鴦起飛。12.12示愛日,愛你情深深一切切永永遠遠,海枯石爛!
6.我們倆既是青梅竹馬,又是貧賤之交,彼此十分了解。
7.我們倆既是青梅竹馬,又是貧賤之交,彼此十分了解。
8.他,情感真摯、信念執(zhí)著,本為追隨那份姻緣天定的青梅竹馬,卻陰差陽錯地惹來許多偎紅倚翠的韻事和周旋得不可開交的風(fēng)流……
9.青梅竹馬的不辭而別,昔日同窗的背叛,反而讓他愈挫愈勇。
10.真心者,慎也。竹馬者,篤也。篤者,馬行頓遲也,是為君遲。慎者,僶勉謹誠也,是為子謹。
相關(guān)詞語
- wú jié zhú無節(jié)竹
- èr mǎ二馬
- luó mǎ羅馬
- tiān mǎ天馬
- zhú jié xū竹節(jié)須
- mǎ lì馬力
- yuè guāng mǎ月光馬
- mǎ bā èr馬八二
- mǎ kè馬克
- bǎo mǎ寶馬
- cè mǎ策馬
- pǐ mǎ匹馬
- chuò lù mǎ綽路馬
- mǎ chē馬車
- lì mǎ立馬
- zhú yì竹義
- qí mǎ騎馬
- zhú gàn竹干
- shàng mǎ上馬
- mǎ bǎi liáo馬百鷯
- mǎ lǐ馬里
- mǎ bǎi liù馬百六
- mǎ lù馬路
- zhú máo竹矛
- xiǎo mǎ小馬
- mǎ jiǎ馬甲
- qiān lǐ mǎ千里馬
- zhú jié竹節(jié)
- dīng xiāng zhú丁香竹
- zhú jiē gǔ竹節(jié)骨
- zhàn mǎ戰(zhàn)馬
- sī mǎ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