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

詞語解釋
放火[ fàng huǒ ]
⒈ ?引火焚燒房屋等。
英set fire to;
⒉ ?比喻煽動或發動騷亂事件。
英create disturbances;
引證解釋
⒈ ?引火焚燒。
引《周禮·夏官·羅氏》“蠟則作羅襦” 漢 鄭玄 注:“《王制》曰:‘昆蟲已蟄,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張羅,其遺教。”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將至 吳,密勑左右,令入 閶門 放火以示威。”
《西游記》第十六回:“只見那眾僧們搬柴運草,已圍住禪堂放火哩。”
陳殘云 《山谷風煙》第十章:“那晚火燒山,有人看見他從山上跑下來,不知是不是他放火的。”
⒉ ?放燈。參見“放燈”。
引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田登 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於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⒊ ?比喻煽動或發動騷亂事件。
引毛澤東 《團結一切抗日力量,反對反共頑固派》:“反共是 日 汪 的主要目的……這樣,他們就利用國民黨內部的頑固派,到處放火。”
國語辭典
放火[ fàng huǒ ]
⒈ ?引火焚燒。
引《后漢書·卷七二·董卓傳》:「亂兵入殿,掠宮人什物,傕又徙御府金帛乘輿器服,而放火燒宮殿官府居人悉盡。」
《西游記·第一六回》:「只見那眾僧們搬柴運草,已圍住禪堂放火哩。」
近縱火
⒉ ?放燈。
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英語to set on fire, to commit arson, to create a disturbance
法語mettre le feu à, incendier, semer des troubles
分字解釋
※ "放火"的意思解釋、放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要去各處放火鐋鑼在石山弄驚心動魄地敲響時,官軍已經從五鄉碶轉入進村的道路,村子里一片嘈雜混亂。
2.他的手下都是一群亡命之徒,專門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3.公眾亦會質疑政府于審核濕地保育區內的私人與公共發展建議時持雙重標準,實有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之虞!
4.作為一名見慣殺人放火、尸橫遍野的軍事將領,戚繼光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相當強的,但他依然被這次斗毆震驚了,因為這并非一次尋常的街頭流氓打架,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一次載入史冊的斗毆,是一次改變了抗倭歷史的斗毆,是一次光榮、成功、團結的斗毆。
5.別看現在隋煬帝對我是非常器重和信賴,若是在男歡女愛的事情上犯了這個小錯誤的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隋煬帝,定然會對自己動輒得咎的。
6.被告人包來旭對起訴書指控的罪名及事實均無異議,辯解其因舊疾復發意欲輕生,又對社會不滿,故以在公交車上放火的方式報復社會。
7.城管打人就是嚴格執法,小販反抗就是暴力抗法,難道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么?
8.他們里面的壞人,的確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齷齪,什么都干得出來。
9.希望是火,失望時煙,生活是一邊放火,一邊冒煙。
10.這幾個歹徒殺人放火,作惡多端,罪不容誅。
相關詞語
- rú huǒ rú tú如火如荼
- huǒ lóng火龍
- chèn huǒ dǎ jié趁火打劫
- fàng guāng放光
- huǒ là火辣
- è xiāng huǒ惡香火
- huǒ huà火化
- huǒ lì diǎn火力點
- fàng sōng放松
- fàng chán放嚵
- shēn huǒ身火
- bō fàng播放
- fàng shēng放聲
- guāng huǒ光火
- huǒ lǐ huǒ fā火里火發
- yán nián huǒ延年火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遺患
- dǎ píng huǒ打平火
- fàng diàn放電
- fàng kāi放開
- fàng qì放棄
- huǒ lǐ chì火里赤
- huǒ huā火花
- yún lù huǒ云路火
- kāi fàng開放
- huǒ lì quān火力圈
- xiāng huǒ香火
- tǔ huǒ luó吐火羅
- zhàn huǒ戰火
- fàng dēng放燈
- fàng shè放射
- fàng xīn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