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ái jì
注音ㄘㄞˊ ㄐ一ˋ
⒈ ?才能與技藝。
⒉ ?卓越的武藝。
⒊ ?使用有技術的人。
⒈ ?才能與技藝。
引《六韜·練士》:“有材技兼人,能負重致遠者,聚為一卒,名曰待命之士。”
《司馬法·天子之義》:“德義不相踰,材技不相掩。”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材技廣宜,強記洽聞。”
清 嚴如熤 《三省邊防備覽·平定教匪總論》:“其頭目必材技過人,眾乃共推之。”
⒉ ?卓越的武藝。
引《荀子·王制》:“案謹募選閲材技之士,然后漸慶賞以先之,嚴刑罰以糾之。”
楊倞 注:“材技,武藝過人者,猶 漢 之材官也。”
技,一本作“伎”。 唐 韓愈 《鱷魚文》:“刺史則選材技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
宋 曾鞏 《亡兄墓志銘》:“世有成事業就功名之時,則賢臣、謀士、材技之人同世并出。”
⒊ ?使用有技術的人。
引《荀子·君道》:“然后,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