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

詞語解釋
七國[ qī guó ]
⒈ ?指戰國時秦、楚、燕、齊、韓、趙、魏七國。
⒉ ?指漢景帝時吳、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七個諸侯國。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時發動武裝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引證解釋
⒈ ?指 戰國 時 秦、楚、燕、齊、韓、趙、魏 七國。
引《史記·蘇秦列傳》:“凡天下戰國七。”
漢 許慎 《<說文解字>序》:“其后諸侯力征,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為七國。”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春秋 則二百餘國, 戰國 為七國。”
⒉ ?指 漢景帝 時 吳、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 七個諸侯國。因于公元前一四五年同時發動武裝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引《史記·袁盎晁錯傳列》:“吳 楚 七國果反,以誅 錯 為名。”
三國 魏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太慰帥師,甫下 滎陽,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
晉 潘岳 《西征賦》:“成七國之稱亂,飜助逆以誅 錯。”
國語辭典
七國[ qī guó ]
⒈ ?戰國時之秦、楚、燕、齊、韓、趙、魏七國。
⒉ ?漢景帝時吳、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七國。
分字解釋
※ "七國"的意思解釋、七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當時,燕居七國的東北部,國力甚強,版圖較大。
2.1970年代后半期,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經歷了由國際論壇向國際機制的轉變,形成了日后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基本框架。
3.由于這一時期七國陷入“滯脹”危機,因此如何協調七國的經濟政策,克服危機,實現經濟復蘇,成了這一時期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的主要議題。
4.早年強調日本侵略中國,提出亡國之“二十一條要求”,并以最后通牒方式逼迫中國接受,即所謂“五七國恥”,逐漸為強調袁世凱為了實行帝制,屈服日本要求之所謂“五九國恥”所取代。唐啟華
相關詞語
- guó yǒu國有
- guó zhōng zhī guó國中之國
- guó mín國民
-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
- guó dū國都
- guó yōu國憂
- wáng guó王國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fù guó負國
- guó cè國策
- guó yǔ國語
- chì tǔ guó赤土國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mín guó民國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tiān fāng guó天方國
- guó měi國美
- chū guó出國
- guó tài mín ān國泰民安
- guó huì國會
- zǔ guó祖國
- guó jiā國家
- shàng yī yī guó上醫醫國
- bái mín guó白民國
- xīng guó興國
- sān guó三國
- qī sè七色
- qī jié biān七節鞭
- wū yī guó烏衣國
- guó zéi國賊
- guó mín shōu rù國民收入
- shuì guó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