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兵安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權;安忍:安于做殘忍的事情。形容行兇作惡而有恃無恐。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基礎信息
拼音zú bīng ān rěn
注音ㄗㄨˊ ㄅ一ㄥ ㄢ ㄖㄣˇ
感情阻兵安忍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師心自是(意思解釋)
- 畏縮不前(意思解釋)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盲人說象(意思解釋)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釋)
- 四書五經(意思解釋)
- 直截了當(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阻兵安忍的意思解釋、阻兵安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難時;勇敢地站出來;擔當其任。挺:挺起身來;勇敢剛毅的樣子。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
見多識廣 | 識:知道??吹降亩?;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纯辞霸倏纯春?。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仁義道德 |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
庖丁解牛 | 庖?。簭N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抱恨黃泉 |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