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捐:舍棄,拋棄。從我手里得到的東西,又從我手里失去。比喻興敗無常或得失相抵。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侯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
基礎信息
拼音zì wǒ dé zhī,zì wǒ juān zhī
注音ㄗˋ ㄨㄛˇ ㄉㄜˊ ㄓ,ㄗˋ ㄨㄛˇ ㄐㄨㄢ ㄓ
感情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分道揚鑣(意思解釋)
- 死腦瓜骨(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的意思解釋、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冰解的破 | 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顧后瞻前 | 同“瞻前顧后”。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惡醉強酒 | 強: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面授機宜 | 面:當面;授:教;傳授;機宜:適應時機的對策、辦法。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 |
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