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賊捉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出處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例子捉賊捉贓,捉奸見雙。又無證見,如何斷得他罪。(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五)
基礎信息
拼音zhuō zéi zhuō zāng
注音ㄓㄨㄛ ㄗㄟˊ ㄓㄨㄛ ㄗㄤ
繁體捉賊捉贜
感情捉賊捉贓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做事必須要有證據。
近義詞捉奸捉雙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天經地義(意思解釋)
- 風馳電掣(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河魚腹疾(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安于現狀(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別有用心(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捉賊捉贓的意思解釋、捉賊捉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音信杳無 | 沒有一點消息。 |
及時應令 |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太歲頭上動土 | 比喻觸犯強暴有力的人。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安安靜靜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見危致命 | 見“見危授命”。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