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駟不及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駟:古代同駕一輛車的四匹馬或套著四匹馬的車。已來不及追趕上飛奔的馬車。比喻話說出去了無法再收回。
出處無名氏《雜事秘辛》:“言脫于口,追駟不及,聊志于此?!?/p>
基礎信息
拼音zhuī sì bù jí
注音ㄓㄨㄟ ㄙˋ ㄅㄨˋ ㄐ一ˊ
繁體追駟不及
感情追駟不及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駟馬難追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武不善作(意思解釋)
- 積不相能(意思解釋)
- 好說歹說(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釋)
- 棟梁之材(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算盡錙銖(意思解釋)
- 以弱制強(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繁榮富強(意思解釋)
※ 追駟不及的意思解釋、追駟不及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倚老賣老 | 仗著年紀大;賣弄老資格。多形容擺老資格;輕視別人。 |
歸心如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形容回家心切。 |
力所能及 | 及:達到。自己的力量能達到。 |
五花大綁 |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角巾素服 |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線上升;向高空飛騰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線上升。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td>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