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西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拄笏看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例子拄笏西山志騎曹,朝來爽氣與秋高。金·元好問《西山樓為王仲理賦》詩之二
基礎信息
拼音zhǔ hù xī shān
注音ㄓㄨˇ ㄏㄨˋ ㄒ一 ㄕㄢ
感情拄笏西山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悠然自得的樣子。
近義詞拄笏看山、拄頰看山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圓顱方趾(意思解釋)
- 長噓短氣(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假公濟私(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離奇古怪(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拄笏西山的意思解釋、拄笏西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安身之處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滿天星斗 | 星斗:星的總稱。布滿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雜亂。后形容文章華美。 |
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叫化子 | 乞丐。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牛星織女 | 即牛郎織女。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有風有化 | 謂有教育意義。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微故細過 | 細過:小的過失。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