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鶴燒琴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焚琴煮鶴”。
出處唐·韋鵬翼《戲題盱眙壁》詩:“自從煮鶴燒琴后,背卻青山臥月明。”
例子賞心亭上雪初融,煮鶴燒琴宴鉅公。清·孔尚任《桃花扇·罵筵》
基礎信息
拼音zhǔ hè shāo qín
注音ㄓㄨˇ ㄏㄜˋ ㄕㄠ ㄑ一ㄣˊ
繁體煑鶴燒琹
感情煮鶴燒琴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煮鶴焚琴、燒琴煮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空空蕩蕩(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發綜指示(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畫地為牢,議不入(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憐香惜玉(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釋)
※ 煮鶴燒琴的意思解釋、煮鶴燒琴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以文亂法 | 文:指儒家的經典。引用儒家的經典,非議國家法令。 |
解鈴還須系鈴人 |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
酒囊飯袋 | 囊:口袋。裝酒裝飯的口袋。喻指只會喝酒吃飯而毫無能力的人。 |
趕盡殺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唯物主義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平心而論 | 論:說。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