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
出處漢·荀悅《漢紀·宣帝紀》:“太傅疏廣謂少傅受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例子《元史·察罕傳》:“嘗以病請告……顧李孟曰:‘知止不辱,今見其人,’”
基礎信息
拼音zhī zhǐ bù rǔ
注音ㄓ ㄓˇ ㄅㄨˋ ㄖㄨˇ
感情知止不辱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近義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釋)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釋)
- 章甫薦履(意思解釋)
- 窮途潦倒(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風和日麗(意思解釋)
- 繪聲繪影(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剛愎自用(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憐香惜玉(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知止不辱的意思解釋、知止不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屑一顧 | 不屑:認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顧: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對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論黃數白 |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列風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經過。一定要經過的道路。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