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例子魯迅《而已集 黃花節(jié)的雜感》:“革命無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這人間世便同時變了凝固的東西了。”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hǐ yú zhì shàn
注音ㄓˇ ㄩˊ ㄓˋ ㄕㄢˋ
繁體止於至善
感情止于至善是褒義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形“止”,不能寫作“至”;“至”,不能寫作“止”。
近義詞十全十美、白璧無瑕、至善至美
反義詞漆黑一團、毫無是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解鈴還須系鈴人(意思解釋)
- 所作所為(意思解釋)
- 憂喜交集(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人面獸心(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yè)(意思解釋)
- 便還就孤(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的意思解釋、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博通經(jīng)籍 | 博:廣博:籍:書籍。廣博而又精通經(jīng)典文獻。形容人學識淵博。 |
一絲不茍 | 茍:茍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
離經(jīng)辨志 | 讀斷經(jīng)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yè)。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diào)自然清新。也比喻醫(yī)術(shù)高明。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nèi)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nèi)容充實。 |
量能授官 | 根據(jù)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樣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長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內(nèi)空虛而言。現(xiàn)也多用形容不勞而獲的人。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清風勁節(jié) | 喻人品純潔,節(jié)操堅貞。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zhàn)斗;奮勇沖殺向前。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慮周藻密 | 藻:辭藻,措辭。密:縝密。思路嚴謹,措詞縝密。考慮周到,辭采細密。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