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木之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冠:帽子。冠多華飾,好像樹木的繁枝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
基礎信息
拼音zhī mù zhī guān
注音ㄓ ㄇㄨˋ ㄓ ㄍㄨㄢ
感情枝木之冠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易放難收(意思解釋)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太歲頭上動土(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釋)
※ 枝木之冠的意思解釋、枝木之冠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直言賈禍 | 直:坦率、直爽;賈:買,引伸為招致。指說話坦率的人會惹禍。 |
書通二酉 | 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不可勝舉 | 無法一一列舉。形容數量、種類很多。 |
囊螢映雪 |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古色古香 | (陳設、器物或藝術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古香: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除惡務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掛冠歸去 | 冠:帽子,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掛起來。比喻辭官回家。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專心致志 | 心里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志:心意;志趣。 |
行不副言 | 謂言行不一。 |
絕裾而去 |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
兵無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戰的決心和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