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于竹帛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著:寫作。竹帛:竹簡和絹。在竹簡和絹上寫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績等寫入書中。亦作“著乎竹帛”、“著之竹帛”。
基礎信息
拼音zhe yú zhú bó
注音˙ㄓㄜ ㄩˊ ㄓㄨˊ ㄅㄛˊ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拉幫結伙(意思解釋)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意思解釋)
- 費盡心思(意思解釋)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釋)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釋)
- 聾者之歌(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閑情逸趣(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著于竹帛的意思解釋、著于竹帛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二話沒說 | 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動。 |
身無分文 | 形容非常貧窮。 |
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同“杯弓蛇影”。 |
一錢太守 |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禍國誤民 | 禍:禍害;誤:誤導,耽誤。指危害國家,誤導人民。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爭分奪秒 | 不放過一分一秒;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也作“分秒必爭”。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