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賢下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招:招收;賢:有才德的人;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廣泛網羅人才。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9回:“于是宣王招賢下士,疏遠嬖佞……齊國大治。”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xián xià shì
注音ㄓㄠ ㄒ一ㄢˊ ㄒ一ㄚˋ ㄕˋ
感情招賢下士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網羅人才。
近義詞禮賢下士、招賢納士、招賢禮士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燈蛾撲火(意思解釋)
- 超俗絕世(意思解釋)
- 故家喬木(意思解釋)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精明強干(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歡聚一堂(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聰明伶俐(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招賢下士的意思解釋、招賢下士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著互相轉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時;急迫地互相轉告有關的人。 |
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嚴刑峻法 | 峻:嚴酷。嚴厲的刑罰和嚴峻的法令。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比喻指揮、調動得心應手。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