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納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招:招引;納:接納;順:歸順。指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的人擴充勢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回:“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xiáng nà shùn
注音ㄓㄠ ㄒ一ㄤˊ ㄋㄚˋ ㄕㄨㄣˋ
感情招降納順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招降納叛、招降納款、招降納附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望風撲影(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兵荒馬亂(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龍馭上賓(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家常便飯(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千里命駕(意思解釋)
※ 招降納順的意思解釋、招降納順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見多識廣 |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寸步不離 | 寸步:極短的距離。一步也不離開。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離很近;不離前后左右。 |
辭簡意足 | 簡:簡要;足:充實,完備。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 |
牝雞司晨 | 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無所用心 | 用心:動腦筋。指不動腦筋;什么事情都不關心。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微故細過 | 細過:小的過失。指微小的過失和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