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亡納叛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招引接納敵方叛逃的人。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高帝五年》:“高祖起豐、沛以來,罔羅豪桀,招亡納叛,亦已多矣。”
例子那時安祿山久蓄異志,專一招亡納叛。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wáng nà pàn
注音ㄓㄠ ㄨㄤˊ ㄋㄚˋ ㄆㄢˋ
繁體招亡納叛
感情招亡納叛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招降納叛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炒魷魚(意思解釋)
- 夸大其詞(意思解釋)
- 高屋建瓴(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陳言務去(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招亡納叛的意思解釋、招亡納叛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經地義 | 經:道;原則;義:正理。絕對正確;不能改變的道理。比喻理所當然;不可置疑。 |
多才多藝 |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繁文縟節 | 文;節:舊時指禮節;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儀式。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女扮男裝 | 女子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子的模樣。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滿天飛 | 形容到處都是。亦作“滿空飛”。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勢不可為 | 為:做,干。大勢已去,無能為力。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天緣湊合 | 天緣:自然的機緣。舊時認為男女結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
東扯西拉 | 形容說話離題,沒有中心。 |
力不能支 | 力量不能支撐。表示事到危難時候;想要挽救、解決;但力量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