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纓世族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用來把冠固著在頭上。舊時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出處唐 杜甫《八哀詩 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空余老賓客,身上愧簪纓。”
例子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22回:“周輝雖然出生于簪纓世族,但一生卻沒有做過官。”
基礎信息
拼音zān yīng shì zú
注音ㄗㄢ 一ㄥ ㄕˋ ㄗㄨˊ
繁體簮纓丗族
感情簪纓世族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近義詞簪纓之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本位主義(意思解釋)
- 綠林大盜(意思解釋)
- 安內攘外(意思解釋)
- 鷗鳥不下(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化鴟為鳳(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忙不擇價(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土生土長(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倒懸之急(意思解釋)
- 進退維谷(意思解釋)
- 變態百出(意思解釋)
※ 簪纓世族的意思解釋、簪纓世族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逴俗絕物 | 猶言超世絕俗。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損人不利己 |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本末倒置 |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枝節;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閉門讀書 | 關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