鬻矛譽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鬻:賣;譽:贊美。自相矛盾,不能兩立。
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
例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是楚人鬻矛譽盾,兩難得而俱售也。”
基礎信息
拼音yù máo yù dùn
注音ㄩˋ ㄇㄠˊ ㄩˋ ㄉㄨㄣˋ
感情鬻矛譽盾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自相矛盾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釋)
- 滿天星斗(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解釋)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釋)
- 野沒遺賢(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綠林強盜(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鬻矛譽盾的意思解釋、鬻矛譽盾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期頤之壽 | 期頤:百年。高壽的意思。 |
老實巴交 |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叫化子 | 乞丐。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將錯就錯 | 將:依順;順從;就:遷就。既然錯了;索性就順著錯誤做下去。 |
一網打盡 |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說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桃花運 |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別愛戀。泛指好運氣。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
冰天雪地 | 冰雪漫天蓋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