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筆而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就:完成。拿起筆來很快就寫完了。
出處清·李漁《意中緣·名逋》:“我想求詩求字的,還容易打發。唯有索畫一事,最難應酬。須要逐筆畫寫出來,不是可以倚馬而成,援筆而就的。”
基礎信息
拼音yuán bǐ ér jiù
注音ㄩㄢˊ ㄅ一ˇ ㄦˊ ㄐ一ㄡˋ
繁體援筆而就
感情援筆而就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寫作等。
近義詞倚馬可待、援筆立成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博通經籍(意思解釋)
- 綠林大盜(意思解釋)
- 一時一刻(意思解釋)
- 戒驕戒躁(意思解釋)
- 舊地重游(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驕傲自滿(意思解釋)
※ 援筆而就的意思解釋、援筆而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粗制濫造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
騰聲飛實 | 傳揚名聲與功業。謂使名實俱得傳揚。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 |
爾虞我詐 | 爾:你;虞:猜測。意思是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
蹊田奪牛 | 蹊:踐踏;奪:強取。因牛踐踏了田,搶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輕罰重。 |
久而久之 | 經過了相當長的時間。 |
前所未聞 | 從來沒有聽說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