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卒之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百頃田地。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國語·晉語》:“無一卒之田。”
基礎信息
拼音yī zú zhī tián
注音一 ㄗㄨˊ ㄓ ㄊ一ㄢˊ
感情一卒之田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指百頃田地。
英語one hundred hectares of field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釋)
- 花言巧語(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經史百子(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珠聯璧合(意思解釋)
- 彌留之際(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一卒之田的意思解釋、一卒之田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安適如常 |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 |
坐薪懸膽 |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圖強。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不三不四 |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例證。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救經引足 | 經:自縊,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清風勁節 | 喻人品純潔,節操堅貞。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