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累綬若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官吏身兼數職,聲勢顯赫。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佞幸傳 石顯》:“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綬若若邪!”
例子清·嚴復《論世變之亟》:“然則印累綬若之徒,其必嬌尾厲角。”
基礎信息
拼音yìn léi shòu ruò
注音一ㄣˋ ㄌㄟˊ ㄕㄡˋ ㄖㄨㄛˋ
繁體印纍綬若
感情印累綬若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好說歹說(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釋)
- 囊螢映雪(意思解釋)
- 眾多非一(意思解釋)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意思解釋)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以弱制強(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供不應求(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漫不經心(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顯親揚名(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印累綬若的意思解釋、印累綬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渾然一體 | 渾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
高聳入云 |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新仇舊恨 | 新仇加舊恨。形容仇恨深。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亂;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輩子。后指對某事或情況懷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死亡。 |
兢兢戰戰 |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