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兩便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舉:做事。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遠快活,且又不擔干系,豈非一舉兩便!”
例子清·李汝珍《鏡花緣》第35回:“又安眾民之心,倘河近成功,也除通國大患,真是一舉兩便?!?/p>
基礎信息
拼音yī jǔ liǎng biàn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ㄅ一ㄢˋ
繁體一舉兩便
感情一舉兩便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收獲大。
近義詞一舉兩得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釋)
- 孤身只影(意思解釋)
- 一時一刻(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顧后瞻前(意思解釋)
- 樂道好古(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信口開河(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密鑼緊鼓(意思解釋)
※ 一舉兩便的意思解釋、一舉兩便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歌鶯舞燕 | 歌聲宛轉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勢大好。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女扮男裝 | 女子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子的模樣。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顛倒。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騽e離之苦。 |
過門不入 | 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職守,公而忘私。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驚心悼膽 |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強人所難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說來話長 | 表示事情很復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一時無兩 |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
老氣橫秋 |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死板;缺乏朝氣。 |
心猿意馬 |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