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例子武夫當道勢洶洶,一國三公誰適從。(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十四回)
基礎信息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一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繁體一國三公
感情一國三公是貶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政出多門
英語state with three rule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勞燕分飛(意思解釋)
- 以小見大(意思解釋)
- 富貴驕人(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聊以自慰(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形影相隨(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臨危授命(意思解釋)
- 絕路逢生(意思解釋)
※ 一國三公的意思解釋、一國三公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流離瑣尾 |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為艱難。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順口溜 |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鬼頭鬼腦 | 形容舉止詭秘;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女生外向 | 向:朝著,引申為偏愛。女子成人總要結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理直氣壯 | 直:正確、合理、充分;氣壯:氣勢旺盛。理由正確、充分;說話的氣勢就很盛。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