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功補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用功勞來彌補過錯。
出處《云笈七簽》卷九十三:“追悔既往,洗心自新。雖失之于壯齒,冀收之于晚節(jié)。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例子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93卷:“以功補過,過落而功全;以正易邪,邪忘而正在。”
基礎信息
拼音yǐ gōng bǔ guò
注音一ˇ ㄍㄨㄥ ㄅㄨˇ ㄍㄨㄛˋ
繁體以功補過
感情以功補過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將功補過、以功覆過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混世魔王(意思解釋)
- 條條大路通羅馬(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轍鮒之急(意思解釋)
- 多謀善慮(意思解釋)
- 蝶粉蜂黃(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頭上末下(意思解釋)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釋)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釋)
- 角巾東路(意思解釋)
※ 以功補過的意思解釋、以功補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改過遷善 |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
全科人兒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錢財、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shù)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xiàn)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shù)挠眯幕蛐袕健?/td>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yǎng)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
戰(zhàn)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zhàn)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yǎng)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