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德休烈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遺德馀烈”。
出處宋·王珪《賜韓琦免恩命第二表不允斷來章批答》:“朕蒙遺德休烈,既已布澤四海之遐,矧定策禁中,以安社稷,褒功賦爵,庸敢后乎!”
基礎信息
拼音yí dé xiū liè
注音一ˊ ㄉㄜˊ ㄒ一ㄡ ㄌ一ㄝˋ
繁體遺惪休烈
感情遺德休烈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遺德余烈、遺恩余烈、遺休余烈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長噓短氣(意思解釋)
- 逴俗絕物(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十全大補(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釋)
- 破釜沉舟(意思解釋)
- 抗塵走俗(意思解釋)
- 置之度外(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意思解釋)
- 一時無兩(意思解釋)
- 不擇手段(意思解釋)
- 患難見真情(意思解釋)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思解釋)
- 久而久之(意思解釋)
※ 遺德休烈的意思解釋、遺德休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混淆是非 | 把對的說成錯的;把錯的說成對的。比喻故意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
胸無大志 |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母:先導,根源。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盤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野心很大。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
精兵強將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躍躍欲試 | 躍躍:急于要動的樣子。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急切想試試。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除惡務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