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鑼搗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揚:搖。比喻大聲張揚,喧嘩吵鬧。
出處曾樸《孽海花》第23回:“料想雯青這回必然要揚鑼搗鼓的大鬧,所以張夫人身雖在這邊,心卻在那邊。”
基礎信息
拼音yáng luó dǎo gǔ
注音一ㄤˊ ㄌㄨㄛˊ ㄉㄠˇ ㄍㄨˇ
繁體揚鑼搗皷
感情揚鑼搗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指大肆張揚。
近義詞揚鈴打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早出晚歸(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一錢太守(意思解釋)
- 風馳電掣(意思解釋)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一干二凈(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吳頭楚尾(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揚鑼搗鼓的意思解釋、揚鑼搗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博學多聞 | 博學:廣博。學識廣博,見聞豐富。 |
初出茅廬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嚴陣以待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下臨無地 | 臨:居高處朝向低處。從高往下看,望不見底。形容地勢極其陡峭。 |
不得而知 | 得:能夠。無從知道。 |
閉關自守 | 守:防守。封閉關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來。也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 |
挖空心思 | 形容費盡心計;想盡一切辦法。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