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發披緇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剃去頭發,身著黑衣。表示出家。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黨阇黎一念錯投胎》:“戴了儒衣儒冠,便是孔子;削發披緇,便是釋牟尼佛。”
例子分別去后,王惠另覓了船入到太湖,自此更姓改名,削發披緇去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基礎信息
拼音xuē fā pī zī
注音ㄒㄩㄝ ㄈㄚ ㄆ一 ㄗ
繁體削發披緇
感情削發披緇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出家。
近義詞披緇削發、削發為僧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滿天星斗(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一擁而上(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意思解釋)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釋)
- 頭面人物(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顧影弄姿(意思解釋)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釋)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意思解釋)
- 五花八門(意思解釋)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釋)
- 舉措不當(意思解釋)
- 泣不成聲(意思解釋)
※ 削發披緇的意思解釋、削發披緇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旁敲側擊 | 側:旁邊;擊:敲打。在旁邊敲打。比喻說話作文隱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達出來。 |
炒魷魚 | 因魷魚一炒就卷起來,比喻卷鋪蓋。指解雇。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指為官聲名很壞,任憑人們笑罵,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直截了當 | 了當: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繞彎子。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庖丁解牛 | 庖?。簭N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姹紫嫣紅 | 姹:美麗;嫣:妖艷;美好。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也作“嫣紅姹紫”。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泛指有孝行的子孫。 |
鈿合金釵 | 鈿盒和金釵,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