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罔:同“惘”,迷惑。只讀書而不肯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收獲。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例子謝覺哉《想!》:“把書本當教條,不顧客觀條件,生硬地拿現成公式去套,也必然碰大釘子,所謂‘學而不思則罔’。”
基礎信息
拼音xué ér bù sī zé wǎng
注音ㄒㄩㄝˊ ㄦˊ ㄅㄨˋ ㄙ ㄗㄜˊ ㄨㄤˇ
感情學而不思則罔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英語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初生之犢不畏虎(意思解釋)
- 聞聲相思(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釋)
- 人才濟濟(意思解釋)
- 鋪張浪費(意思解釋)
- 反復無常(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叫化子(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不費吹灰之力(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營私舞弊(意思解釋)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千絲萬縷(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學而不思則罔的意思解釋、學而不思則罔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青出于藍 | 青:靛春;藍:蓼藍;一種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從蓼藍草中煉出來;但顏色比蓼藍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
驕生慣養 | 驕:通“嬌”。指嬌生慣養。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謙受益,滿招損 | 謙:謙遜,虛心;受:得到;益:好處;滿:自滿,驕傲;招:招惹;損:損害。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好處。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