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黥補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修整面容殘缺,恢復本來面目。后用以喻改過自新。
出處《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p>
例子策蹇磨鉛,少答非常之遇;息黥補劓,漸收無用之身。宋·蘇軾《登州謝兩府啟》
基礎信息
拼音xī qíng bǔ yì
注音ㄒ一 ㄑ一ㄥˊ ㄅㄨˇ 一ˋ
繁體息剠補劓
感情息黥補劓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洗心革面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含辛茹苦(意思解釋)
- 假公濟私(意思解釋)
- 嚴陣以待(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欲速則不達(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比翼鳥(意思解釋)
※ 息黥補劓的意思解釋、息黥補劓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稀里嘩啦 | 象聲詞,形容雨、東西倒塌等發(fā)出的聲音。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 |
奉命惟謹 |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xiāng)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xiāng)本土。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信及豚魚 |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td>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升官發(fā)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