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比伯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行:品德;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品行可與伯夷相比擬。形容品德高潔。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桔頌》:“年歲雖小,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p>
基礎信息
拼音xíng bǐ bó yí
注音ㄒ一ㄥˊ ㄅ一ˇ ㄅㄛˊ 一ˊ
感情行比伯夷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斬草除根(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意思解釋)
- 五花大綁(意思解釋)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釋)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釋)
- 勞民傷財(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出頭露面(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三長兩短(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行比伯夷的意思解釋、行比伯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澆風薄俗 |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心灰意懶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喪失信心;不圖進取?;遥合?;懶:懈怠。 |
百川歸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不二法門 | 不二:唯一的;法門:修行的門徑。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徑。 |
鶴立雞群 |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 |
長命富貴 | 既長壽又富裕顯貴。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喜新厭舊 | 厭:厭惡。喜歡新的;厭棄舊的。多指用情不專一。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F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一剎那 | 剎那:梵文ksana的音譯。指十分短促的時間。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土生土長 | 當地生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