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兩用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一個人的心思一時只能專注于一事。
出處北齊·劉晝《新論·專學》:“使左手畫方,右手畫圓,令一時具成,雖執規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兩用,則手不并運也。”
基礎信息
拼音xīn bù liǎng yòng
注音ㄒ一ㄣ ㄅㄨˋ ㄌ一ㄤˇ ㄩㄥˋ
繁體心不兩用
感情心不兩用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狀語;用于處事等。
近義詞專心致志、心無二用、心無二想
反義詞心不在焉、三心二意、一心二用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釋)
- 莫衷一是(意思解釋)
- 五花大綁(意思解釋)
- 無法無天(意思解釋)
- 杜絕言路(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云天霧地(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心不兩用的意思解釋、心不兩用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繩之以法 | 繩:準繩;引申為制裁;之:代詞代犯法的人;以:用;拿;法:法律;法令。用法律作準繩;給予制裁。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鑿壁借光 | 鑿:挖。在墻上鑿一小孔,借鄰居的燈光讀書。形容家貧刻苦讀書。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庖丁解牛 | 庖丁:廚師。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觀規律的人;技術純熟神妙;做事得心應手。 |
官僚主義 | 指只發號施令而不考虛實際問題的工作作風,即當官作老爺的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止于至善 |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