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呴以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濕。”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濕。”
基礎(chǔ)信息
拼音xiāng xǔ yǐ shī
注音ㄒ一ㄤ ㄒㄨˇ 一ˇ ㄕ
繁體相相以濕
感情相呴以濕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互相幫助。
近義詞相濡以沫、相呴相濟(jì)、相呴相濡
英語mutual help and relief in time of povert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早出晚歸(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林下風(fēng)致(意思解釋)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意思解釋)
- 弦外之響(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觸目皆是(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yuǎn)(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通今達(dá)古(意思解釋)
- 升官發(fā)財(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guān)(意思解釋)
- 引領(lǐng)翹首(意思解釋)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釋)
- 孤注一擲(意思解釋)
※ 相呴以濕的意思解釋、相呴以濕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開朗;舉止瀟灑自然。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不拘謹(jǐn)。 |
一路風(fēng)塵 | 形容旅途辛苦。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rèn)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guān)系親近的。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敏而好學(xué) | 敏:聰明。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xué)習(xí)。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xiàn);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fēng)頭表現(xiàn)自己;又常因出現(xiàn)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jié)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lǐng),因此而惹禍。 |
惡醉強(qiáng)酒 | 強(qiáng):硬要。怕醉卻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羊質(zhì)虎皮 | 質(zhì):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fā)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qiáng)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yáng)教化的人。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dú)無依。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zāi)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hù);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古來今往 | 從古代到現(xiàn)代。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抗塵走俗 | 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 |
去住兩難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為難。 |
背義忘恩 | 指背棄道義,忘卻恩德。同“背恩忘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