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在旦夕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旦:早晨;夕:晚上。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出處《元史·外夷傳一·高麗》:“大軍已駐乎心腹,鼎魚幕燕,亡在旦夕。”
例子清·吳璿《飛龍全傳》第49回:“河東亡在旦夕,汝尚不知死活,阻逆天兵。”
基礎信息
拼音wáng zài dàn xī
注音ㄨㄤˊ ㄗㄞˋ ㄉㄢˋ ㄒ一
感情亡在旦夕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近義詞危在旦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爐火純青(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算無遺策(意思解釋)
- 樂道好古(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勞民傷財(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遁入空門(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亡在旦夕的意思解釋、亡在旦夕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積不相能 | 積:積久而成的;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
歌鶯舞燕 | 歌聲宛轉如黃鶯,舞姿輕盈如飛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勢大好。 |
不正之風 |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 |
炒魷魚 | 因魷魚一炒就卷起來,比喻卷鋪蓋。指解雇。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視死如歸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憐香惜玉 | 憐、惜:愛護;愛憐;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對美女的溫存、憐愛。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小巫見大巫 | 巫: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法術無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除惡務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