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異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同源異流”。
出處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填詞非末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
基礎信息
拼音tóng yuán yì pai
注音ㄊㄨㄥˊ ㄩㄢˊ 一ˋ ˙ㄆㄞ
繁體同源異派
感情同源異派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多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同源異流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隨行就市(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空空蕩蕩(意思解釋)
- 鋪張浪費(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不驕不躁(意思解釋)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篤近舉遠(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釋)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同源異派的意思解釋、同源異派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經史子集 | 經:經書,儒家經典;史:史書;子: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經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學貫中西 | 形容中文、外語都十分好。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望風撲影 |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沒有目標。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 |
門當戶對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忙不擇價 |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材優干濟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