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首至尾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從開始到結尾。猶言原原本本。
出處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83回:“蕙娘將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說了一遍。”
基礎信息
拼音tōng shǒu zhì wěi
注音ㄊㄨㄥ ㄕㄡˇ ㄓˋ ㄨㄟˇ
感情通首至尾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狀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原原本本、從頭至尾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釋)
- 目光短淺(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有權有勢(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神不知鬼不覺(意思解釋)
- 一彈指頃(意思解釋)
- 息兵罷戰(意思解釋)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釋)
- 經緯萬端(意思解釋)
※ 通首至尾的意思解釋、通首至尾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天涯海角 | 天的邊緣;海的盡頭。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極遠。涯:邊。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遠大。 |
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也作“悱惻纏綿”。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神不知鬼不覺 | 指形跡隱秘,不為人知。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阿嬌金屋 | 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館陶公主又稱“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 |
經緯萬端 | 比喻頭緒極多。 |
丹書鐵契 |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