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竊虛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忝:謙詞,愧;竊:竊據。空有虛名。
出處清·曾國藩《曾國藩日記》:“忝竊虛名,毫無實際,愧悔之至!”
基礎信息
拼音tiǎn qiè xū míng
注音ㄊ一ㄢˇ ㄑ一ㄝˋ ㄒㄨ ㄇ一ㄥˊ
感情忝竊虛名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用于自謙。
近義詞徒有虛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天王老子(意思解釋)
- 天經地義(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火樹銀花(意思解釋)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言而無信(意思解釋)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轉彎磨角(意思解釋)
※ 忝竊虛名的意思解釋、忝竊虛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空口無憑 | 憑:憑證。只是嘴說;沒有憑證。指不足為據。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安步當車 | 安:安詳從容;不慌不忙。步:步行;當: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權當是乘車。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孤注一擲 | 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 |